多维发力,打造护企安商司法好“枫”景
发布时间: 2025-07-18 16:25 来源:

护商:用最少程序,实质化解涉企纠纷

“这钱,我能凑出来我也不付。”在下各法庭调解室内,一起买卖木质梳妆台合同纠纷的被告企业法定代表人张某情绪激动地说。

面对这种情况,法官马荣伟立即启用“数智解纷引擎”——“你邀我调”云端解纷系统。张某通过扫码邀请人大代表应文伟“云端入驻”参与调解。在人大代表与法官的协同疏导下,张某情绪逐渐平复。经法官分析案件利弊,张某最终同意还款。应文伟向原告说明张某困境后,原告主动放弃部分债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13个月后,张某全部履行完毕。

这起案件展现了“你邀我调”系统的高效解纷能力。该系统自2024年7月上线,创新“一人一码”智能通道,当事人可扫码提交解纷申请,邀请代表委员监督或参与调解,实现从“线下跑腿”到“掌上速办”的转变,已成功化解34件涉企纠纷。

此外,下各法庭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创新打造“双向赋能”解纷平台,通过护企安商共享法庭与商事调解室双轮驱动,将资深企业家纳入护企安商资源库,组建专业商事解纷团队。依据《关于推进下各镇经济开发区纠纷多元化解合作备忘录》,构建“行业自治+司法保障”解纷闭环,推动纠纷源头化解,以最少程序实现实质解决。

安商:以司法之力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名字和手机号,还知道被告的其他信息吗?”近日,辖区内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王某,来到下各法庭申请立案时,因交易时未留存对方身份信息陷入困境。法庭干警王艺蓉通过送货单上的潦草签名,最终确认被告身份,并联合多方成功调解纠纷。

仙居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东部工业新城汇聚4家上市企业、115家规上企业。针对企业间因合同不规范引发的纠纷,下各法庭庭长谢林晓带领团队走访企业,绘制“问题图谱”,编制《仙居县经济开发区典型案例》等资料指导企业自检。2024年以来,3份关于企业制度漏洞的司法建议均被采纳。

在总投资100亿元的台州弗迪电池项目中,法庭通过“一庭四所”季度联席会议机制,联合多部门化解多起纠纷,助力项目两个月内完成签约投产。

“各位商家,今天我们主要针对合同条款、产品品控等问题展开培训……”在电商产业园共享法庭(消保委站),下各法庭联合多部门开展集中授课。

下各镇电商产业繁荣,812家活跃网店年销售额数十亿元。法庭组建“法治讲师团”,整理出台《电商平台纠纷审理白皮书》,为涉电商司法审判提供专业参考;编制《电商经营法律风险防范指南》,聚焦新业态法律风险及适用盲区,2024年高效处理电商纠纷60余件,货值200多万元。

暖商:用善意文明执行激活发展新动能

“我们真不是故意拖欠货款,设备要是被查封,企业就彻底完了!”日前,某制造公司负责人焦急地说。这家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被诉至法庭。

下各法庭执行员项姹怡接手案件后,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多次走访企业并综合评估,决定暂缓采取强制措施。“你们的合法权益要保障,但企业如果倒下,欠款更难追回。”项姹怡耐心向申请人分析利弊。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企业获得6个月缓冲期。

同时,项姹怡还引导该企业参与专题培训,借鉴同行经验调整经营策略。如今企业不仅偿还债务,还拓展了新业务。

涉企案件执行不能简单的强制,最好能够找到各方共赢的平衡点。”项姹怡表示。为此,下各法庭联合工商部门创新开展被执行企业专题培训活动,邀请经济开发区领头企业分享经验、建言献策,开展专项帮扶,已助力6家企业摆脱困境、实现转型发展。同时,法庭不断完善信用惩戒救济机制,对主动纠错、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给予信用修复机会。针对因生意失利履行困难,但积极配合执行工作,现已与申请人达成和解或是已履行完毕的被执行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书》,目前已累计发出14份,帮助企业重塑市场信誉。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预期、激发企业活力的‘定海神针’,更是推动区域经济行稳致远的‘强劲引擎’。让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轻装上阵、逐浪前行,我们还有很多要做。”下各法庭庭长谢林晓说。

接下来,下各法庭将继续坚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努力以更优质的司法服务、更有力的司法保障,满足企业多元化司法需求,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