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摊省心”流动商贩信用监管
发布时间: 2023-09-07 10:00 来源:信用中国

一、基本概况

天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保民生、助共富”为切入点,聚焦“数字、管理、共富”,运用数字技术打造全省首个服务流动摊贩的“摊省心”应用场景,以“信易+行业监管”促进传统摆摊向“互联网+”转型,让最易掉队的流动摊贩融入共同富裕“大潮流”。自运行以来,全县各摊位使用率提升45%、经营收入提升30%,违反出摊率下降55%。相关做法在浙江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二、主要做法

“摊省心”数字化应用中建立和合积分信用体系,设置个人卫生、食品安全、规范经营等八项指标,根据部门考核与消费者评价进行加扣分,并按照分值实行“红黄绿”三色赋码,对绿码摊主提供黄金摊位优先预约、置顶推荐等服务;对黄码摊主实行常规监管;对红码摊主实行停业整顿,要求其通过参加教育培训、整改等方式提升积分,在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重新营业。

一是摊贩管理“一屏智控”,让摊位管理更省心。首创“停车场式”流动摊位管理,对流动摊位进行编码和地图打点,完善摊位管理一张图和摊位编码库、摊主信息库、摊主信用库这“一图三库”,实现身份信息自动识别、全域摊位智能管控、商贩摊位精准安排;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打通公安、民政、卫健等15个部门的数源系统,开发“摊省心”应用并在浙里办运用,内设摊位预约、摊位查询、注册备案、红黑榜等8项子服务,实现摊贩管理一屏智控。如,进入浙里办摊省心应用,点击查询空闲摊位,即可自动跳出空闲摊位数;点击经营摊位,即可知晓各摊位的使用情况。

二是摆摊场地“一健预约”,让摊位使用更便捷。实行全域摊位统筹,合理设置固定摊位,推行“一类一位一码”,即将所有摊位分为小吃、季节性果蔬、日杂百货等20大类,每类对应设置一个摊位,每个摊位设置一个“摊位码”,通过扫码了解摊位的使用信息并预约,精准提升每个摊位的利用率。同时,对重点摊位采用智能摄像头监测全过程,通过摄像头对摊位的场地设置“电子围栏”,智能识别“越线经营”的行为并反馈至后台进行智能处理。

三是优质服务“一触抵达”,让商贩出摊更温馨。针对手机操作有困难群体,提供电话预约、和合驿站当面预约等形式进行摊位预约,设置一定数量“爱心摊位”,优先提供给低保、老年人、残疾人等确需帮扶的群体使用。同时,联合银行、保险公司等,为在应用注册的低保、老年人、残疾人等帮扶对象或是日常经营优良的摊贩提供相关福利保障。目前已联合天台农商银行推出“共富摊商业贷款”项目;联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推出“安身保”产品,每年提供100个免费名额给表现良好的摊贩。

三、特色成效

发放了全国首张“流动摊贩和合卡”,以一卡做细做实备案登记、和合积分、信用评价,让流动摊贩从被动监管变主动自律。

一是重塑摊贩摆摊流程。摊贩在“摊省心”应用,通过“摊主注册”、“预约摊位”、“出摊打卡”即可进行一键预约“省心”出摊。当前应用注册摊主1796人,涵盖水果蔬菜、日杂百货等20类,实现了游商有序经营,解决了大部分流动摊贩的实际生存问题,同时也打造了整洁有序市容新气象。

二是重塑流动商贩与执法人员之间的新关系。将原本“对立”、“博弈”的关系转变为“合作”、“共赢”。“摊省心”突破传统的“围追堵截”,实现“商贩管理一屏智控、摆摊场地一键预约、需求商品一触即达、食品安全一链监管”,让流动商贩经营更安心,执法人员管理更轻心,百姓群众购买更舒心。同时,通过构建商贩“摆摊一件事”全流程闭环,实行“备案制”、“积分制”、“竞争式”管理,实现了流动商贩的共治、自治。

三是治理方式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制定了全省首个《流动摊贩行政处罚证据标准》,执法方式由原先的行政执法局一家“单打独斗”转变为多部门联合执法;治理格局由“单一治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四、推广成效

“摊省心”获得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头条点赞,获高兴夫副省长、朱从玖副省长、吴海平市长肯定批示,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获得袁家军书记肯定,是全省唯一纳入“浙里城事共治”重大应用的流动摊贩管理场景,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应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