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台州”释放民营经济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3-03-30 10:59 来源:信用中国(台州)

       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把信用建设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创新出台全国首部企业信用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信用数字化改革、信用金融服务、信用监管机制建设卓有成效,民营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信用台州”金字招牌也愈发闪亮。

       最近,浙江悦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市场拓展需要急需一笔资金,企业负责人陶腾杰通过手机向椒江农商银行申请了一笔100万元的“小微易贷”。令陶腾杰没有想到是,当天,贷款就批了下来。

       “这笔资金非常重要,对我们拓展市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真的是及时雨。”浙江悦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腾杰激动地说。

       贷款审批的“加速度”与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深度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这一平台,银行在接到企业的贷款申请后,可以快速地查询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授信情况、纳税金额等各类正负面信息,大大节省了授信调查的时间。

       椒江农商银行灵济支行负责人尹晓慧表示:“这是政府打造的一个平台,上面的数据都很有参考价值,如果没有这样的平台,我们需要自己去跟客户搜集,还要去交叉验证,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

       记者了解到,目前,台州市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迭代升级至第四代,信息覆盖面不断拓展。截至今年一月末,平台共归集发改、经信、科技等30个部门、118大类、4000多细项、4.62亿条信用信息,实现对全市82万多家经营主体信用建档的全覆盖。

       “银行在平台上可以发布各类融资产品,企业则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货比三家’自主选择,促成融资供需高效对接。”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姜起晓介绍,平台没有上线前,银行对企业的贷前调查耗时长、次数多、成本高,现在信息成本下降50%,贷款审批时间相应也缩短60%-70%。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有力地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截至2023年1月末,平台共开设银行查询用户2733个,累计查询量超1465万次,月查询量超 12万次,促成融资对接93168笔,成功融资1500亿元。

       “我们这个平台也进一步释放了台州民营经济活力,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姜起晓说,“当前,台州市正处在争创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改革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小微企业征信服务‘台州模式’升级版,将小微企业征信服务做实、做深、做优。同时推进金融领域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满足金融机构个性化、动态化的数据需求。”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精细化管理企业年报数据的基础上,跨部门打通数据实现共享,建成了拥有2亿多条信用信息的企业数据库。多部门通过大数据对比结合风险监测模型对经营主体、产业、区域信用风险进行自动分类,差异化确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对象、抽查比例、抽查频次等。2022年,全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13.98万次,信用分类结果运用率94.90%,开展联合检查9916次,跨部门联合监管率30.44%,累计减少企业干扰5428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处副处长方婉娇表示:“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相融合,我们实现了差异化靶向监管,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实守信者‘无事不扰’,实现了我们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双向减负。”

       据了解,在今年公布的浙江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中,台州信用建设监测排名位居第一档前列,信用监管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今年,我市将继续贯彻实施《台州市企业信用促进条例》,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能级,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努力构建信用生态发展新局面。

       “信用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台州学院教授王呈斌表示,“台州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很多地市过来学习经验,这是政府、企业、银行金融机构长期共同努力形成的一个结果,我们要继续把这一个良好的态势保持和推进下去,支持我们台州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