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整治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 2022-10-12 10:05

    临海市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省两办《实施意见》和台州市两办《实施方案》任务清单,严格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整治工作部署,切实做好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各项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降发案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电信网络新型诈骗案件992起,同比下降19.02%,损失金额5924.78万元,同比下降18.04%。其中十万元以上案件147起,同比下降14.04%,损失金额4382.26万元,同比下降17.57%;五十万以上案件17起,同比上升6.25%,损失金额1527.30万元,同比下降28.80%;百万案件1起,同比下降83.33%,损失金额为424.7万元,同比下降71.75%。

       (二)人员劝返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境外涉诈重点人员整治工作全国县(市、区)综合排名从年初的第18名降至49名。其中涉缅北涉诈重点人员方面:我市已核减16人,核减率19.28%。滞留缅北人员67人(逃犯12人)中,已有9人正在接受防疫隔离,预计近期回国核减;已提交核减材料2人,等待核减,三人有意愿回国,准备进一步劝返工作。其他重点人员方面:公安部下发涉及我市的拦截人员8人(其中边境拦截2人、机场拦截6人),滞留阿联酋、金三角人员分别为7人(逃犯1人)、9人(逃犯4人)。目前,已劝回滞留阿联酋人员2人。

       (三)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共管控涉诈重点人员206人。根据公安部相关工作要求,各镇街报备法定不准出入境人员198人,其余人员报备手续正进一步落实中。

       (四)人员打击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共破获案件299起,采取刑事强制123人,移诉98人。为提高打击效率,我市公安局侦查中心工作日全员延时至晚上9点30分,周末单休,全力消化手头案件。三个研判团队四个攻坚小组赴陕西、河南、广东、广西等地捣毁三个涉网新型犯罪窝点,抓获涉诈嫌疑人十余人,查获手机数十部,追赃六十余万元。

       (五)宣传防范工作。我市进一步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的相关要求。6月8日,我市公安局侦查中心联合各镇(街)派出所对暑假前在校师生开展反诈宣讲会。特别是中、高考生群体,提高他们对假冒招生办、兼职刷单等诈骗类型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目前,全市各镇(街)派出所以落实相关宣讲活动,共计开展43次宣讲会,受众5000余人。

       二、存在问题

       (一)重点人员劝返方面。一是入境引流程序繁琐。因疫情防控原因,各镇(街)有意愿回国的涉缅重点人员需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集中隔离等流程,且费用较高。部分人员在排队等待隔离期间,面临核酸检测过期的情况,陷入排队核酸检测-等待隔离-核酸检测(过期重检)-重新排队等待隔离的循环,极大程度磨灭了回国的积极性;二是在逃人员攻坚难度大。为对抗政府、躲避处罚,上网在逃人员始终拒绝回国,当前我市13名逃犯中,12人无法取得联系,且其家庭成员、朋友均无法联系上当事人,返工作缺乏有效支点和沟通桥梁;三是强制措施未做细做实。当前我市各镇(街)打防管控各项措施不够深化,部分强制性措施没有政策支持、法规支撑,只流于表面,未真正实施,部分区域工作进展缓慢,难以达到理想的劝返效果。个别涉缅人员家属经多次上访已产生抵触情绪。

       (二)打击破案方面。一是资金流追查难度大。大部分案件涉及到的银行卡跟本案实际诈骗人员关联程度不高。且案发后,部分受害人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导致冻结止付手段没有发挥最大的功能,大部分资金在短时间内洗白,难以通过资金流查询到幕后金主;二是软件数据有效性低。目前大部分诈骗案件中涉及的软件、网站链接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审核,随着二维码的使用,诈骗分子利用二维码诱骗受害人进行软件下载,其安装途径经常变更,导致警方查获的数据存在“有效期”,且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借用他人身份租赁得来,对信息的挖掘难度大。

       三、下步工作

       5月27日上午,省厅刑侦总队政委冯蒋龙一行到临海督导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期间,冯政委听取了专项工作汇报,肯定了临海推进涉缅重点人员劝返管控工作成效,并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阶段我市将认真贯彻冯政委关于反诈工作要求,继续高标落实上级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署,以“两个下降,一个确保”为目标,全面加强劝返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各项劝返措施落地落细。

       (一)加强责任意识,推进落实措施。省厅督导行动后,我局召开反诈专项推进会,临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荣世,临海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梅光辉,台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董世虎,临海市政法委副书记虞新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坚强,局党委委员、刑侦大队大队长陈波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就相关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后续将由政法委、公安等部门组成督导小组,开展新一轮的本地督查指导,进一步压实各镇街工作,强化主体责任,推进涉缅等涉缅北重点人员治理工作高效开展。

       (二)克服倦怠意识,盯紧劝返目标。一是加大力度去存量。强调各镇(街)切实担负起滞留缅北人员劝返工作的主体责任,真正深化思想认识,克服厌倦心态,克服躺平心态,综合资源、不留余力推进我市缅北人员劝返工作任务。二是精准管控控增量。摸清重点人员在境外的详细落脚点以及从事的职业,深度挖掘他们背后的关系链和利益链。采取精准策略,持续施压逼其回国。对已劝返的缅北人员,落实“一人一档”,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走访见面,实施精准管控,切实盯死看牢,坚决防止失管漏控导致人员回流缅北地区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赌博。三是协调境外防变量。涉及到辖区内重点人员在佤邦的镇(街)尽快筛查有回国意愿的人员名单。逐一直接与当事人联系,通过当事人本人录视频的方式,在视频中报出姓名、在佤邦落脚点并说明回国意愿。汇总所有说明回国意愿的视频后,由专班与普洱市公安局及边境警方联系,对接下一步工作,尽快安排该批人员入境。分布在果敢和小勐拉的有回国意愿人员,由各镇(街)引导各当事人在果敢人员于清水河口岸、在小勐拉人员于打洛口岸入境,加快该批人员的回国步伐。

       (三)树立防范意识,打造宣传矩阵。一是巩固“反诈宣传月”活动成效。全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宣传体系,借助各类媒体开展反诈、劝返宣传,发布劝返通告,让群众了解缅北的真实状态,大力宣传非法出境相关法律责任,营造浓厚氛围,劝退心怀侥幸人员。二是推进“国家反诈中心”安装注册。积极广泛发动本地群众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和“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注册,根据各镇(街)实际情况下发推广任务,并纳入我市平安考核,促使我市达到50%的注册目标。三是发挥新媒体宣传能量。大胆借鉴和创新,积极探索新的、跟上时代发展的、群众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制作一批有视觉冲击力、听觉震撼力的,紧跟网络热点能够引起老百姓共鸣的宣传素材,让老百姓主动去推广、转发、宣传,使反诈宣传达到预期的效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