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体系建设案例之“容缺受理”
2019年2月开始,我局将对办理业务时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副件有欠缺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局先予容缺受理并进行实质审查;对信用度高的企业和参保人开通绿色通道,予以先行办理。企业和个人来社保局办理业务时难免遗漏材料,在以往的办事过程中,对于材料不齐的,不予办理。这不仅对办事人员造成不便,更降低了办事效率,同时使办事人员对社保局产生不满。现在我局为信用度高的企业和参保人打开绿色通道,对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仅缺少副件材料的,实行容缺受理,不仅有利于企业和个人对社保诚信意识的增强,提高自身诚信度,也降低了办事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服务效能。
3月,张某来为公司员工李某办理社保业务,申请补缴该员工1月至2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张某表示因自己操作疏忽,在给单位新入职员工办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的时候,遗漏了李某,现来办理李某的参保和补缴手续。张某先向窗口工作人员提供了《社会保险职工增减表》原件一式三份办理李某的参保手续,之后在办理补缴手续时,工作人员发现其提供的资料不齐。按规定,申请补缴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应提交劳动合同一份、《参保职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核定表》原件一式三份和工资凭证,其中工资凭证张某表示无法当场提交。按《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推行行政审批项目容缺受理的通知》操作,办理该业务时,工资凭证为副件,是容缺材料。于是窗口工作人员首先查询了该公司的社保缴费情况、该公司自参保以来一直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信用良好。其次又了解了张某和李某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都较高。并且该公司1月确实新参保了一批员工,张某所说情况属实,决定受理该业务。工作人员要求张某先填写承诺书,并告诉张某应在15日补齐材料,材料可通过传真、快递、当场送达的方式送至窗口,若15内无法送达,应来我局取回所有的原申报材料;若超过15日未来取回,我局将不保管材料,待所有材料补齐后重新进行上报。张某立即表示没问题,并向工作人员询问传真号码和地址,表示回单位后立刻将工资凭证传真至我处。之后张某对窗口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说现在出来办事都不容易,办一件事就要一个上午,现在这样做省了不少时间,平时自己守信用、讲诚信最后还是回报在自己身上了。当天下午我局就收到了李某的工资凭证并立即办理其补缴手续。
对推行社保业务容缺受理,为诚信良好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民、便企业,受到了参保人的大力推崇。“这表示社保局相信我们,也说明现在人的诚信度高了,我将缺少的资料补齐了,我的信用度就越高,信用度越高办事情就越好办。”一位单位经办人的感慨说出了我们的初衷。这也对社会保险领域诚信体系建设起到重要推动。
社保诚信体系建设案例之“取消领取
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
2018年12月,社保全面取消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今后主要通过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来解决大部分认证问题。
在此之前,社会保险待遇一年认证一次,目的是从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维护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避免出现冒领社保待遇等违法犯罪行为。但传统的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认证需要本人到场,行动不便者苦于在各网点奔波,人户分离、异地居住者需要两地奔波,纸质认证需要到居住地社保局填写、盖章再寄到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确实繁琐和不便。虽然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允许在社区认证,仍有来办理待遇资格认证的老人反应认证制度的不合理、不方便。现在随着这几年待遇重领、多领的现象日益减少,参保人的诚信有了普遍的提高,现在又有了技术的支持,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是社保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突破。
陈某今年83岁了,在过去的每一年里,他都会在每年1月来办理待遇资格认证。“现在还能走,以后走不动了可怎么办?”他半是调侃半是担忧得说.陈某一直独居,子女都在外地,妻子也早早去世,他不止一次流露出对之后生活的担忧。他告诉我们来社保认证是他一年里出过最远的一次门,感觉每次来都有不小的变化,真的担心下次出门就找不到了。在取消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消息出来不久,陈某就打电话来咨询,在知道消息确实属实后,他表示一年一件的大事解决了,如释重负得挂了电话。
取消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并非不认证,未来要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寓认证于无形,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充分利用多种渠道数据开展广泛数据比对,同时创新服务手段。并为了杜绝欺诈、冒领行为,接下来将在进一步强化便民服务各项举措的同时,依法依规严查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的行为,加强风险防控,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要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手段,通过完善立法、强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堵住漏洞,让以身试法的人得不偿失。同时,通过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实施联合惩戒,让违法、失信者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