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垃圾分类的台州样板
发布时间: 2020-08-12 17:11 来源:信用中国(台州)

市行政中心大楼门厅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着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公益广告,办公楼里整齐悬挂着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牌……走进市行政中心大楼,随处能感受到浓浓的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宣传先行,下好“先手棋”

垃圾分类,宣传先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启动行政中心生活垃圾分类后,不断创新宣传推广方式,营造氛围。

在市行政中心,早上走进大楼后,最先入眼的是垃圾分类图解宣传展板;中午在食堂就餐,餐桌上张贴着“文明就餐”“光盘行动”等标语;晚上下班回家,在市机关中心幼儿园上学的孩子,会分享白天学到的垃圾分类小知识……

“一整天都被‘垃圾分类’知识包围,无形中让我增加了垃圾分类意识。”在大楼工作的小李笑着说。

除了宣传引导,示范引领也是重要一环。“我们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绿色机关建设,引导干部职工带动周围群众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正确率。”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晓东说。

在枫南小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引进首批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设立智能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发挥机关小区带动示范作用;在黄岩区、路桥区机关食堂安装智能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为全市机关食堂餐厨垃圾处理提供样本。

环环相扣,打好“组合拳”

走进市行政中心裙楼食堂的洗刷间,一绿一灰两个大垃圾桶格外显眼。午餐时间刚过,绿色桶盛满了食物残渣,灰色桶则是酸奶盒、餐巾纸等其他垃圾。 

“实施垃圾分类之后,我们不但完善了分类垃圾桶等硬件设施,还对员工开展了培训。大概半个月时间就习惯成自然了。”市行政中心食堂膳食科科长张永燕说,不仅是厨房,在办公区和对外窗口区,同样设置了可回收、厨余、有毒有害、其他四种分类垃圾桶。每一桶垃圾的收运日期、数量和去向都可以追溯,还有物业人员负责协助投放和分类。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市机关服务中心行政科科长潘玲国有自己的一套诀窍。在他看来,关键在于做好“严控垃圾来源、严设分类投放、严防混收混运”三大步骤。

“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分类执行最严标准,事后加强监管。”潘玲国说,各个步骤只要执行到位,垃圾分类就不再是难题。

共同推进,谱好“协奏曲”

“要讲这个共同推进,还是要回到我们垃圾分类的‘组合拳’上来。”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处负责人陈华说。

——严控垃圾来源,实现分类储存。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督促市级各单位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要求各单位与环卫部门签订其他垃圾清运协议;食堂餐厨垃圾设置专门的密闭容器单独存放,可回收物根据种类和产生量设置临时存储位置;有害垃圾设立专门场所,进行分类收集、暂存。

——严设分类投放,需要有处置规范。“我们制订《垃圾分类存放点管理制度》等制度,明确垃圾的收集与分类、清运规定。”潘玲国说,例如建筑垃圾按“谁施工产生、谁清运”的原则处置。

——严防混收混运,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据介绍,市行政中心与有资质的回收处置企业签订生活垃圾回收服务协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运营。去年,共清运易腐垃圾1216桶,其他垃圾3222桶,可回收垃圾19190公斤,有害垃圾390件,废旧办公家具60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