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优秀思想文化,打造便民服务礼堂
发布时间: 2020-12-30 16:48 来源:信用中国(浙江台州)

“阵地优化了,平台活跃了,群众参与度更高了。”这是近年来,临海各地文化礼堂人共同的感受。

继今年5月承办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推进会,近日,临海市又获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市、区)……为全省提供文化礼堂“临海样本”的背后,是临海市连续7年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文化礼堂建设、志愿服务、媒体融合等紧密结合的一系列努力。

总部管理,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数据云图

走进临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总部),市民在这里体验VR动感单车,参与体质检测,尝试垃圾分类小游戏,还可以免费看书、观影。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设有LED大屏,实时显示临海全市志愿者活跃数、服务时长、积分排行榜等。

临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单益波介绍,该中心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内设广文书院、理论云学堂、志愿者服务驿站、国民体质检测室、3D影厅、科技体验厅、教育服务厅、文明实践评议厅等十余个功能区块。

2013年以来,临海市组织各行政村利用旧祠堂、老校舍、大会堂、古民居等建筑,采取新建、改建、扩建、联建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共建成文化礼堂374家,其中五星级文化礼堂14家。

文化礼堂建成后,临海市创新性地构建了总部管理体系,搭建了市级礼堂总部、镇(街道)礼堂分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礼堂理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架构,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镇(街道)志愿服务分队、村(社区)志愿服务小队,活跃着志愿者近27万人,发挥指导培训、资源配送、监督考核、沟通协调等职能,实现全市文化礼堂“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队伍常驻”。

堂前宣讲,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11月17日,临海市大田街道组织青年宣讲团走进下沙屠甘蔗田间,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活动。青年们通过面对面宣讲的方式,把全会精神送到田间地头,把创新理论宣讲到村民心头。

文化礼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层站点,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张名片。近年来,为了扩大文化礼堂各项服务的覆盖面,临海市倡导用“小而美”的模式随时随地开展宣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堂前宣讲”模式。

据悉,临海市组建了理论、乡土、党史、法治4个“达人团队”和33个乡土“民”星宣讲志愿团队,把讲堂开到了四合院、弄堂里,还有工厂的车间和接送职工的公交车上,以“语言+文艺”“点单+送讲”“普通话+乡音”等方式,讲理论、讲文明、讲党建、讲平安、讲榜样,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前,已开展堂前宣讲千余次,辐射群众25万人次。“堂前宣讲”带动了基层宣讲队伍建设,在临海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讲、达人团队重点讲、志愿团队广泛讲的良好氛围。

智能平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1月13日,“诚义江南”青年宣讲团宣讲启动仪式暨第三届排舞比赛在临海市江南街道拉开帷幕。当晚,现场氛围热烈,通过直播线上观看比赛的市民超过11万人次。

近年来,越来越多市民使用智能设备随时随地观看演出、赛事。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临海市打造了“一中心四平台”的智能运行体系,依托临海市融媒体中心以及互通互融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文化礼堂智慧管理平台、文明实践电视学习平台和文化礼堂视频交互平台,使礼堂总部、分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让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今后,在某一个村文化礼堂举办一场宣讲或组织一台演出,临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LED屏幕以及各村文化礼堂的视频交互平台都能同步直播,做到‘一村演出,全市看戏’,从而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精神文化服务。”单益波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