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腐败案例层出不穷,其中又与项目建设关联较深。6月11日,温岭市大溪镇纪委“项目廉诊”进驻新岙里村,为项目廉洁度“把脉问诊”,及时整改问题的同时,打下预防针,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新岙里村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路面整修、绿化铺装、照明美化等项目接踵而至,虽然每个项目的金额都不大,但还是容易滋生廉政隐患,不及时整治,党员干部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违规违纪,挫伤干事积极性的同时,阻碍村庄发展。
当天,“诊疗组”与驻村干部及村两委成员围坐一起,详细查阅了项目合同,询问了相关事宜,并前往项目所在地踏看,防止弄虚作假。
“这个项目合同怎么会有涂改?签名之后为何不按手指印?”在对该村7个项目进行审查时,该镇纪委发现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开出了整改意见书。
“许多村干部都以为只要不把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就不会触犯法纪,殊不知,一些令人惋惜的违纪案例往往都是在程序上有瑕疵,在监管上有疏忽,小病铸成大错。”该镇纪委书记叶为利表示,涉及到资金的农村项目,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监督,防微杜渐,在细微处正风肃纪。
“幸好有这场‘会诊’,让我们得以及时纠正错误,进一步规范项目运营,今后放心地为村民干事。”在拿到“诊疗组”开出的“药方”后,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士初感到庆幸,这些平时被忽略的细节,越到最后越容易酿成“大病”。
据了解,大溪镇经济发展迅速,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在当前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避不开各类项目建设,规范项目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村民的“钱袋子”拉上安全链条。为此,该镇纪委开展“项目廉诊”行动,对全镇110个村(居)的村建项目“把脉问诊”,通过“望、闻、问、切”,查摆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对该领域中的腐败行为“亮剑”。
“‘廉诊’是‘治疗’和‘预防’的结合,既要严肃查处腐败问题,也要完善细节、规范程序、强化监督,防‘病’于未患。”叶为利告诉笔者,在农村塑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需要防微杜渐。